空调“病”
华心怡
又到了没有空调便活不下去的日子。
但三伏酷暑里,很多人又有了新的烦恼——冷!办公室职员们带来了羊毛毯盖在大腿上;时装杂志上,主编们传授着层层叠加的穿衣搭配法则,连“美丽诺”大毛衣也在这个季节上了台面;室内,空调开得那么大,以至于窗户上凝上了白雾,你可以用手指书写自己的名字;还有人说,法官因为太冷而休庭,让法警护送陪审员出去暖和一下……
美国人做出了“调查”:夏天,很多地方太冷了。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抱怨:冷得就像太平间一样。
显然,这已是全世界的通病。在中国,也不例外。但为什么浪费金钱和能源,对空调过度消费呢?
有一种广泛的误解,认为较低的温度能使工作者更敏捷,更有效率。事实上,寒冷会增加心理负担,使人们倾向于缺乏信任,不愿沟通。另一方面,空调系统通常会考虑最糟糕的情况。设计师会将各种发热因素计算在内,比如老式电脑,以及会散热的照明设备。工程师们为了安全起见,还会增加20%的校正值。此外,建筑师在设计大楼时为了美观,总喜欢把传感器等藏起来,它们被安放在边边角角的位置,在温度发生变化时,不可能准确读数。
不过,所有这些心理层面、技术层面的解释说辞,都抵不过一项最赤裸裸的文化认识:能让人在夏天觉得凉快是权力的象征。
所以,装修考究的茶餐厅,一定会比街角肥肠面馆冷;所以,南京西路上豪华品牌聚集的大商场,一定比平价购物中心冷;所以,市中心黄金地段高端写字楼里的世界五百强企业,一定比“下只角”办公区里三五人撑起全部的民营企业冷得多。在夏天,能感受到冷,对应着一种身份的体现。“高”,需要“冷”来突显,来修饰。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有钱任性”了。
空调是这样,衣食住行,也没有例外。“病”了的,一直都是观念与认知
|